林郁文-認識都市規劃
2019年6月都市里人S組與C組(臨時起意的合照,未入鏡的夥伴不要難過) |
其實,都市規劃、空間規劃、社區規劃對於一般人而言是很陌生且抽象的領域,某次我邀請大學好友與她媽媽來參加我們公司 (註2) 的工作坊(走進城南),活動結束後,阿姨終於忍不住問我「一般做都市更新的,不是都會請估價師來說明嗎?妳們怎麼沒有?」有些領域差異比較大的朋友則是會問「你做都市更新的嗎?」、「是不是會有利益回扣?」、「可以幫我看看之後房子要買哪裡嗎?」關於工作的發問林林總總。
2018年走進城南八條通-親子大畫布(圖片來源:FB走進城南) |
對於不同領域的朋友,我通常會請他們從建築師的角色開始想像,若建築師負責的是小基地的建築設計,那都市規劃師負責的就是前期的、大區域的空間規劃設計,舉例來說:需要給予地方未來的發展願景與定位、決定使用分區,例如:住宅區、商業區、公園綠地、市場用地等,並且給予細部的開發指導規則,譬如可以在這個基地做什麼樣的商業使用、開發時候要如何與周邊公共環境配合等,有了這些規範與相對的開發機制,後續建築師事務所或建設公司才得以依據基地的土地管制規定,來設計未來建築物將長成什麼樣子。
不過,工作了將近4年,關於都市規劃、空間規劃在做什麼,我發現同領域的年輕人亦是茫然,我認為有兩大原因:一是因為空間規劃領域專業細分甚多,從教育體系的訓練開始便有所差異,例如:都計、地政、不動產、城鄉、建築、景觀、土木、水利、防災等系所,畢業後進入職場後,或許有些人會發現,上述領域對應到市府部門,又是另外一層挑戰,學教所學的專業合作,在現實生活中猶如井水不犯河水的特異關係。諸多來自教育、公部門、業界的運作差異,也導致年輕人需要花更多時間適應工作,又或者說,需要時間尋找適合自己並且喜愛的發展定位。
第二,因為空間規劃需求隨著社會脈動、環境變化及政策不斷前進,例如:氣候變遷下的韌性調適、建成市區的再發展策略、都市更新相關的推動輔導等,都是近5年左右逐漸被重視,也出現相關的專業服務需求,因此規劃者在職場中亦需不斷學習成長,培養自己成為具有整合性專業的人才。我認為現在的空間專業者至少需具備有2種類型的規劃專長,並且具有勇於嘗試的心,才得以應對社會的快速變動。另外一個方向,則是要讓自己成為整合專業的人,仍有許多專業者選擇專精於特定領域,而該領域可能需要長時間經驗累積或具有技術門檻,社會上仍需要這樣的專業者存在,關鍵在於,如何串聯這些精於特定領域的專業者,並且促成溝通與合作。
都市更新前期輔導經驗交流會(註:都市規劃師不能僅將自身定位為勾畫前期藍圖的人,對於不同階段的執行機制與實際困境亦需掌握) |
以專案類型認識都市規劃
城市發展至特定階段,地方的產業特性、生活紋理、認同型態、潛力資源百百種,也讓空間再生策略需因地制宜,由點狀資源、帶狀營造、至面狀策略皆須同步注入。那麼都市規劃專案類型有哪些?為何有時還要到社區辦理活動呢?我所接觸到的規劃工作主要區分為前期規劃案、程序規劃案、輔導培力案、駐點工作站這4大類型,以下分別介紹。
首先,最有趣的便是前期規劃案,主要為基礎調查、先期規劃、策略再生規劃等,以北市為例,則以重大政策溝通、建成區域的再生為目標;專案執行方法上,因具有調查研究性質,較傳統專案更具有開放性與實驗彈性,具有參與式規劃精神。舉例而言,規劃團隊在一定程度的前期分析與課題指認後,往往需實際至地方拜訪關鍵人物、地方社團或議題社群,並針對收斂後的特定發展議題辦理工作坊或相關活動,提出初步規劃構想與民眾溝通,並透過面對面的接觸,加速理解地方困境與第一手關注的課題,再以滾動式方式納入後續規劃報告內、提出建議之發展策略。(延伸參考:萬華心願景、東區門戶計畫社區規劃師工作室、走進城南)
此類型專案之貢獻在於幫助政府理解地方發展課題,收斂後續執行方向,並輔助後續相關部門經費投入的評估,不過我認為,背後那些抽象的、看不到的貢獻亦是關鍵,俗話說見面三分情,當地方朋友看到我們規劃人員(執行市府專案即是代表市府)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將他們提過的觀點認真看待,並且作為工作坊溝通主題,地方民眾會接受到實際的感受,也有感於市府正在為地區民眾著想(即使不一定能及時解決發展課題,因空間規劃主要是產出長期的願景或調整既有機制)。若有幸碰到願意親自到地方與民眾接觸的市府承辦或者長官,則更能促進專案的上下溝通,以及,得以與民間建立信任關係。某次我與香港友人聊天,聽他說著香港的規劃工作,才知道原來這種前期規劃輔以參與式操作的專案十分珍貴。
此類型專案之貢獻在於幫助政府理解地方發展課題,收斂後續執行方向,並輔助後續相關部門經費投入的評估,不過我認為,背後那些抽象的、看不到的貢獻亦是關鍵,俗話說見面三分情,當地方朋友看到我們規劃人員(執行市府專案即是代表市府)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將他們提過的觀點認真看待,並且作為工作坊溝通主題,地方民眾會接受到實際的感受,也有感於市府正在為地區民眾著想(即使不一定能及時解決發展課題,因空間規劃主要是產出長期的願景或調整既有機制)。若有幸碰到願意親自到地方與民眾接觸的市府承辦或者長官,則更能促進專案的上下溝通,以及,得以與民間建立信任關係。某次我與香港友人聊天,聽他說著香港的規劃工作,才知道原來這種前期規劃輔以參與式操作的專案十分珍貴。
第二,程序案類型主要需處理都市計畫的「法定程序」,前期分析調查完成後,若規劃方案內容須法制化(才具有規範效力),便會出現法定程序案,除了要製作有特定傳統格式的「都市計畫書」與「都市計畫圖」,依據都市計畫法,亦需辦理計畫公開展覽與說明會,這樣的過程即為所謂的傳統都計案。此類型計畫過往多由市府部門直接辦理,然而隨著都市發展成熟以及重大建設的投入,通盤檢討與個案變更辦理的需求增加。
當前所面對的課題大致有二,一為民眾參與議題,由於計畫書圖是直接由市府製作或委託顧問公司製作,書圖完成後尚須歷經局處內部文件簽核程序,到了公開展覽階段民眾才得以看見計畫內容,民眾不但得需要在短時間理解消化,若提出陳情,市府部門也多因為前期已經投入大量人力資源或者政治考量,不願意依民眾陳情,再次評估計畫、調整或修改內容。承上,第二個課題為資訊開放狀態(若依參與梯度概念,資訊開放程度與民眾參與的狀態乃是正面相關),現階段各都市計畫書圖並不利於民眾查詢,不僅名稱以路名或地段號名之,前往市府網頁,上面皆為個別PDF檔案,更遑論如何從不同年代與不同計畫範圍中,找到正確的計畫版本依循。此外,都市計畫委員會的相關議程與會議資料,亦是會議前幾天才放上網路,除非原先即非常關注,否則這些看似公開的會議,其實仍限縮了參與者的身分。(上述為個人過往經驗之觀察,當前資訊開放狀態請依臺北市政府最新系統為準)
不過,近年市府也開始有新的嘗試,北市都發局為公民參與的浪潮所推,委辦了都市計畫公民參與的計畫 (註3),讓民眾在都市計畫辦理的前期便得以開始參與發聲。未來,都市計畫辦理法定程序的流程是否得以有調整機會,我們引頸期盼。
第三種類型是輔導培力案,規劃者需組成輔導團隊,同時媒合地方資源與相關師資,帶領並陪伴市民朋友一起成長。以臺北市為例,都市更新處長年辦理「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與「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OPG)」計畫,前者雖名稱有所改變(早年為社區規劃師培訓),旨在輔導社區規劃人才以及有志於改變生活環境的朋友,包含靜態課程與社區實習;後者則以實體空間改造為主,市民朋友需自行提出適合改造之實體空間,入選後可獲得小額改造經費,在輔導老師指導下,實際動手與社區夥伴一起完成改造。不同縣市的輔導型專案名稱也會有所差異,與OPG相似的改造型專案在基隆則叫做「基隆市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
當前所面對的課題大致有二,一為民眾參與議題,由於計畫書圖是直接由市府製作或委託顧問公司製作,書圖完成後尚須歷經局處內部文件簽核程序,到了公開展覽階段民眾才得以看見計畫內容,民眾不但得需要在短時間理解消化,若提出陳情,市府部門也多因為前期已經投入大量人力資源或者政治考量,不願意依民眾陳情,再次評估計畫、調整或修改內容。承上,第二個課題為資訊開放狀態(若依參與梯度概念,資訊開放程度與民眾參與的狀態乃是正面相關),現階段各都市計畫書圖並不利於民眾查詢,不僅名稱以路名或地段號名之,前往市府網頁,上面皆為個別PDF檔案,更遑論如何從不同年代與不同計畫範圍中,找到正確的計畫版本依循。此外,都市計畫委員會的相關議程與會議資料,亦是會議前幾天才放上網路,除非原先即非常關注,否則這些看似公開的會議,其實仍限縮了參與者的身分。(上述為個人過往經驗之觀察,當前資訊開放狀態請依臺北市政府最新系統為準)
不過,近年市府也開始有新的嘗試,北市都發局為公民參與的浪潮所推,委辦了都市計畫公民參與的計畫 (註3),讓民眾在都市計畫辦理的前期便得以開始參與發聲。未來,都市計畫辦理法定程序的流程是否得以有調整機會,我們引頸期盼。
第三種類型是輔導培力案,規劃者需組成輔導團隊,同時媒合地方資源與相關師資,帶領並陪伴市民朋友一起成長。以臺北市為例,都市更新處長年辦理「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與「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OPG)」計畫,前者雖名稱有所改變(早年為社區規劃師培訓),旨在輔導社區規劃人才以及有志於改變生活環境的朋友,包含靜態課程與社區實習;後者則以實體空間改造為主,市民朋友需自行提出適合改造之實體空間,入選後可獲得小額改造經費,在輔導老師指導下,實際動手與社區夥伴一起完成改造。不同縣市的輔導型專案名稱也會有所差異,與OPG相似的改造型專案在基隆則叫做「基隆市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
2015年,社區規劃師工作室政策起步之時,五個執行團隊的交流會(照片來源:吳翊威) |
第四種類型為駐點工作站,此類計畫既可包含於前期規劃(類型一),亦可獨立成一類型。大約2015年開始,臺北市出現了「社區規劃師工作室」的案子,在重大建設的藍圖下,設立地方實體工作站,讓社區規劃師到第一線與地方溝通,以政策宣傳、挖掘地方課題、促進公民互動、提出再生願景為目標。然而,2018年開始,因應公劃都市更新地區檢討與發佈,以及政治局勢影響,此類型駐點專案被冠上了「自主更新」的名字,任務被扭轉了一層,既要兼顧前述工作目標,亦要提供都市更新開發機制與初期整合輔導(我不喜歡更新這兩個字,因為我們社會對於環境再生的想像還是很容易很侷限於更新的坪數計算),加上危老重建熱潮,導致都市更新成為市政熱點,空間專業者無不加緊腳步前進。
轉換為自主更新工作站之後,專業者需要提供服務的層次立即擴大,都市更新本即屬於都市規劃的上下游產業,因民眾對於自家基地更新的想像與計算,牽涉「都市計畫」、「都市更新計畫」與相關施行子法,賦予該地區什麼樣的指導要求與原則。此類型專案雖然多了更新輔導業務,在我美好的想像中,自主更新工作站的願景仍是具有推進參與式規劃以及公民參與的意義,因為每個空間政策的變化都很快,當還沒有人可以具體趨近溝通這件事時,社會往往又往前走了一些。(延伸參考:中正工作站、士林小巷)
規劃專案類型以及涉及範圍百百種,以上僅為自身經驗與觀察,拋磚引玉,歡迎更多空間規劃工作者接力分享。
社區營造與社區規劃仍是有許多現實課題需要理解,其一,培育出來的人才如何有效成為社區種子,或者轉換為空間規劃人力資源,是目前北市正在經歷的課題;其二,相對應的,市府單位發出的空間部門專案如何納入民眾參與過程的要求,亦是重要的機構資源支持。然而,正如市民社會在學習,市府相關單位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心態調整,尤其近年相關部門(如:都發局、工務局、產發局)發案內容多已納入要求辦理工作坊等事項,然而如何讓公民參與的美意,不要淪為表面參與,或者為KPI管考所箝制(例如:在意人次而忽略背後的社會效益),以及,市府部門與民間專業者如何學習與民眾互動的語言,或許尚須時間發酵。
自己觀察規劃界不可忽視的發展趨勢有二:「規劃設計如何納入民眾參與」與「氣候變遷下的韌性調適」,前者如前述段落所言,也是奠基於臺灣公民社會的底蘊才有今日之成果,後者則是我們不可忽視之責任,尤其極端氣候帶來的短時強降雨,都市建成環境該如何因應,已是刻不容緩之急,不僅空間規劃,所有產業部門皆須有所應對。
我也時常在想,空間規劃這個專業的需求市場,未來會逐漸往什麼層級發展,是會回到市府政策主導,還是可以更加下放民間發揮,並且形成多方夥伴關係(相關案例:大巴黎計畫)?以及,規劃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會越走越精還是將更為兼容?使得進入門檻提高?現階段的我十分好奇,不過幾年工作下來的經驗是,每兩年左右,專案需求以及政治生態便會有所變動。規劃與政治密不可分,既會受到牽制,積極而言又可以有所作為,也可以見證市府部門的成長轉變,各種得以走在前端的機會不斷發生,大概也是空間規劃有趣之處。
雖然臺灣的空間法系有待調整,然而在體制轉變之時,位處不同角色的空間規劃工作者也要有自我意識,不管在上下、前後、內外或學界,都要不斷帶入或者嘗試新的規劃方法,共同往好的方向並進。都市規劃與空間規劃仍有許多迷人之處,希望有越來越多夥伴一起前行。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
轉換為自主更新工作站之後,專業者需要提供服務的層次立即擴大,都市更新本即屬於都市規劃的上下游產業,因民眾對於自家基地更新的想像與計算,牽涉「都市計畫」、「都市更新計畫」與相關施行子法,賦予該地區什麼樣的指導要求與原則。此類型專案雖然多了更新輔導業務,在我美好的想像中,自主更新工作站的願景仍是具有推進參與式規劃以及公民參與的意義,因為每個空間政策的變化都很快,當還沒有人可以具體趨近溝通這件事時,社會往往又往前走了一些。(延伸參考:中正工作站、士林小巷)
規劃專案類型以及涉及範圍百百種,以上僅為自身經驗與觀察,拋磚引玉,歡迎更多空間規劃工作者接力分享。
2019「城中再生策略共識凝聚工作坊」將再生議題結合都市設計、交通、文資等面向討論,結尾合照(圖片來源:李宛諭) |
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各種行動
最初我自己是從社區規劃的角度進入空間規劃領域,又受到城鄉所參與式規劃設計的訓練洗禮,始終認為市民參與在空間規劃領域是理所當然。剛工作的前二年,有幸擔任社區營造人才培訓實習課的指導老師(南港小組),學員最常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做社區營造」、「社造到底是什麼」,我的回答總是「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各種行動」,來自學院的反思版本則是「社區營造是由私領域走向公領域的練習,是公共參與的第一步」。每個看似簡單的行動,背後都反映著行動者的意識、反映地方生活需求,以及如何爭取資源、爭取改變的練習。社區營造等相關培訓(專案類型三)即是最好入門的方式之一,不限制專業背景,只要有希望生活變得更好的心態(與行動力)即可入門。社區營造與社區規劃仍是有許多現實課題需要理解,其一,培育出來的人才如何有效成為社區種子,或者轉換為空間規劃人力資源,是目前北市正在經歷的課題;其二,相對應的,市府單位發出的空間部門專案如何納入民眾參與過程的要求,亦是重要的機構資源支持。然而,正如市民社會在學習,市府相關單位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心態調整,尤其近年相關部門(如:都發局、工務局、產發局)發案內容多已納入要求辦理工作坊等事項,然而如何讓公民參與的美意,不要淪為表面參與,或者為KPI管考所箝制(例如:在意人次而忽略背後的社會效益),以及,市府部門與民間專業者如何學習與民眾互動的語言,或許尚須時間發酵。
2016年中南街店家故事踏查工作坊(圖片來源:FB東區門戶計畫社區規劃師工作室) |
自己觀察規劃界不可忽視的發展趨勢有二:「規劃設計如何納入民眾參與」與「氣候變遷下的韌性調適」,前者如前述段落所言,也是奠基於臺灣公民社會的底蘊才有今日之成果,後者則是我們不可忽視之責任,尤其極端氣候帶來的短時強降雨,都市建成環境該如何因應,已是刻不容緩之急,不僅空間規劃,所有產業部門皆須有所應對。
我也時常在想,空間規劃這個專業的需求市場,未來會逐漸往什麼層級發展,是會回到市府政策主導,還是可以更加下放民間發揮,並且形成多方夥伴關係(相關案例:大巴黎計畫)?以及,規劃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會越走越精還是將更為兼容?使得進入門檻提高?現階段的我十分好奇,不過幾年工作下來的經驗是,每兩年左右,專案需求以及政治生態便會有所變動。規劃與政治密不可分,既會受到牽制,積極而言又可以有所作為,也可以見證市府部門的成長轉變,各種得以走在前端的機會不斷發生,大概也是空間規劃有趣之處。
雖然臺灣的空間法系有待調整,然而在體制轉變之時,位處不同角色的空間規劃工作者也要有自我意識,不管在上下、前後、內外或學界,都要不斷帶入或者嘗試新的規劃方法,共同往好的方向並進。都市規劃與空間規劃仍有許多迷人之處,希望有越來越多夥伴一起前行。
2019年都市里人尾牙小旅行(圖片來源:FB都市里人) |
備註
- 民間公司工作的都市規劃師,若對應到政府高考項目則為「都市計畫技師」;「社區規劃師」目前並無發給相關認證,各縣市政府是採取課程方式培訓,我曾在2011年報名臺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辦理的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目前該課程已持續辦理15年左右,然而課程名稱不斷更迭,現為「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
-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The Urbanists Collaborative, TUC)結合都市規劃與環境設計實務,強調都市人、事、物的整合思維與營造來實現城市願景。我們相信都市人是成就偉大城市的主角,而專業者則是協助都市演化的構築者。
- 詳見:都市計畫前期公民參與示範計畫(大安區蟾蜍山聚落為例)網站,該計畫由境群規劃設計與臺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分會執行。
- 淺談社區規劃師工作室:此篇文章為2015年社區規劃師工作室專案執行初期,由當時更新處業務科詹科長所寫。
- 從埤塘地景看見南港:此篇文章為村落之聲於2017年之邀稿,以生態地景角度切入,回顧都市里人公司在南港執行的社區規劃師工作室專案。
- 「走」進城南計畫執行經驗分享—街道溝通如何成真:由都市里人走進城南團隊,以第一手角度,分享以「三輪車游擊隊」作為溝通媒介的地區再生實驗計畫。
- 眼底城市:眼底城事是由一群對城市空間與生活充滿熱情的人所發起的計畫,我們熱愛城市生活,關心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認為一個舒適、有趣、充滿創意的城市生活是一個不斷充滿變化的狀態,不僅僅是政府的大計畫,更是所有在城市生活的人每日的集體創作。我們希望透過不同寫作者的紀錄,描繪每一個城市生活精彩的片段。用平實的語言架起專業者與一般讀者的橋樑,透析出大計畫裡的生活況味,也從每日熟悉的生活空間回望地圖上區塊線條的意(異)義。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
留言
張貼留言